起点新闻客户端(陕西新闻联播)
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在我省航天领域青年工作者和青年学子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厚望嘱托,怀揣航天强国梦想,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勇于创新突破,不断书写新的历史、创造新的辉煌,为建设航天强国携手奋斗。
航天六院青年工作者:矢志创新
航天报国
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何小虎,是航天科技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的一名数控车工。参加工作12年来,他秉承工匠精神,不断创新,出色完成了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宇航卫星发射等生产任务,成长为企业最年轻的技能专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高度肯定新时代航天青年在我国航天事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大家提出了更高要求,让他备受鼓舞。
航天科技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35车间数控车工高级技师 何小虎: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航天青年,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牢记航天报国初心,航天强国使命,立足岗位,坚持开拓创新,为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
已经有五十多年历史的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是我国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研制生产基地,一代一代的航天人接续奋斗,先后研制生产了长征系列、载人工程等数十种液体火箭发动机,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航天战线全体青年提出的殷切希望,更加坚定了大家矢志航天报国的决心和信心。
航天科技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35车间数控车工
刘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强化青年的报国使命,立足岗位、持之以恒不断锤炼技能水平,加快知识的更新,勇做航天青春建功的排头兵。
航天四院青年科技工作者:勇于挑大梁担重任
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
在航天科技集团四院,某预研型号发动机主管设计师何雨壕和同事正在对某型号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展开研讨交流。90后的何雨壕刚参加工作三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毕业于西安通大学的他更加觉得亲切和鼓舞。
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1所某预研型号发动机主管设计师 何雨壕:这是我第二次亲身感受到总书记的回信,在学校就是看到总书记对西迁老教授回信,给航天工作者的回信就感觉更接近自己,就感觉到总书记对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视,一个认可,感到很骄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希望广大航天青年要勇于创新突破。何雨壕和同事们表示,作为新一代航天青年,一定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敢于挑大梁、担重任,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1所某预研型号发动机主观设计师 何雨壕:在自己的岗位上勇于创新、勇于突破,在我们航天事业后续的蓬勃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1所某发动机型号项目负责人
秦鹏举:我们要本着严慎细实的态度,发力发扬创新精神,把航天产品做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奉献我们年轻人的力量。
西工大科研团队: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焕发青春光彩
刚刚获得2022年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的西北工业大学“空间结构技术创新攻坚团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大家表示,要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焕发青春的夺目光彩。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 朱继宏:我们将进一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减轻重量方面作出我们更多、更有突出的,更有创新的工作,为实现我国空天技术更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作出我们更多的贡献.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 高彤:我们除了要做好科研工作,也要做好育人工作培养。培养心怀祖国、热爱航天、能力出色的新一代的航天科青年人才。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博士研究生 宋龙龙:我们要勇于挑起大梁,担起重任,从航天结构的实际需求关键问题出发,勇于去挑战航天相关难题,努力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得到实际的应用。
【记者】刘康,丁亮 刘权锋,付轩 徐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