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新闻客户端(陕西新闻联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亲切关怀青年成长成才,对广大青年寄予殷切期望,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陕西新闻联播》今天起推出“奋斗者正青春”系列报道,聚焦青年群体,讲述当代三秦青年的奋斗故事,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信念、实学实干,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展现青春担当。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高层次人才办公室副主任 张磊:我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方向,咱们整个西北地区几乎就是一片空白。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吉林医疗队医疗组副组长 刘小静:在长春的北湖方舱医院,与我们的大后方交大一附院的专家紧密联系。
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生 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布贡村驻村大学生村官
胡俊杰:来到阿里,也完成了自己一个心愿。
明知苦而义无反顾,明知难亦知难而进。2022年的春天,从太白山到长白山,从关中平原到雪域高原,在创新驱动、抗击疫情、乡村振兴的战场上,三秦青年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秦创原上的开拓者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高层次人才办公室副主任 张磊:我们研究的就是G蛋白耦联受体这样一个生物的大分子蛋白质。揭示了像老年痴呆、高血压等等重大疾病,导致疾病的这种分子的机制。然后我们就可以相应去设计更优化的、非常精确精准地去跟导弹一样,靶向地去给它进行根治。
2015年,34岁的张磊结束在美国的博士后研究回归母校。在这片创新沃土上,他和团队成员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逐渐形成了对理工医等学科的立体支撑体系。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高层次人才办公室副主任 张磊: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以秦创原总窗口,来推动建立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建立,我们才能真正把高校高层次人才群体的创新的成果,变成造福国家、造福人民的具体的东西。
方舱医院的小红花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吉林医疗队:请党放心、抗疫有我!
今年吉林疫情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共派出267名队员前往长春,其中40岁以下青年队员占到90%,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和细致入微的关怀,在抗疫一线书写唱响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送你一朵小红花,遮住你今天新添的伤疤......”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吉林医疗队感控组组长 李倩:我就在(贴纸)上面写上了“长春加油、长春长安”这样的祝福语,正写着听到身后有人在抽泣,我转身一看,原来是几个长春(医疗)队的老师在给我们拍视频拍照片,他们边拍边说,看到我们在贴纸上写这样的话,觉得特别感动。
治愈患者:我们出院啦!
雪山下的大学生村官
革吉,藏语意为“美丽富饶的土地”。在海拔4500米的阿里地区革吉县布贡村,每年的四五月份,当地农牧民就开始人工种草,为牛羊储备冬天的草料。
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生 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布贡村驻村大学生村官 胡俊:人工种草已经种完了吧?昨天刚种完。
胡俊杰2019年从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后来到这里。布贡村有139户459人,经济收入主要以放牧为主。在当地的民族手工品加工厂,村民们还会做一些当地特色纺织品,胡俊杰利用自己所学,让这些特色产品搭上“电商快车”,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
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生 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布贡村驻村大学生村官 胡俊杰:通过电商帮助村民销售,每次我把销售的钱递到村民手上,村民很高兴,我也很满足。
创新驱动,青春的力量;疫情来袭,青春的身影;乡村振兴,青春的脚印。新时代、新征程,三秦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高层次人才办公室副主任 张磊:在“西迁精神”的牵引之下,我们共同攻关。
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生 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布贡村驻村大学生村官 胡俊杰:发扬陕西援藏干部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王树国:有决心让“西迁精神”真正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去绽放出更灿烂的光辉。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卢建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所以交大每年培养的毕业生接近50%会留在西部,义无反顾、全力以赴来支撑陕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来支撑西部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田木 高维佳 张蓉 贾舒 任超 革吉台 白玛普赤 扎西拉宗 扎西普赤